《开屏见“好”》栏目,聚集山东好人好事,让普通老百姓上封面、上开屏、上首屏,用最杰出的方位推介“身边的典范”,叙述精彩山东故事。
在青岛市胶州市铺集镇张家屯村中心大街上,有一家名为“群众快餐”的店肆分外热烈,推开店门,73岁的店东姜恩兰热心招待着每一位客人。
不久前,姜恩兰将老公生前留传的200多万元债款悉数还清,为长达21年的漫漫还账路画上了满意句号。
1976年,姜恩兰与老公自食其力,推着小车到公交车站卖烟酒。凭借着勤劳和尽力,在20世纪80年代,夫妻俩成了家喻户晓的“万元户”,不只运营着3家快餐店,还盖起了一栋二层小楼。
1998年,夫妻二人封闭运营多年的饭馆,将积储投入编织袋厂。不曾想,这个决议给他们这个家庭带来了巨大冲击。2004年,工厂倒闭,老公罹患肝癌,不久便离世,留下了孤儿寡母和200多万元债款。
巨额债款好像一座大山,但重压下的姜恩兰却抱定还账的信仰:“人死了,账不会死,不论谁的钱,我都替掌柜的还!我要光明正大做人,不能让别人在背面戳脊梁骨!”
2005年,姜恩兰在自家小楼运营起了“群众快餐”。还账路崎岖不易。姜恩兰一个人运营着小店,巨细业务全赖她一手料理,每赚够三、五百元,她就急忙去还账。为了节约开支,她常常吃顾客剩菜、捡树枝生火。她回想道:“有年岁除,在还完一笔债款后,年夜饭只要5个小饼。”
长时间的劳累让姜恩兰的身体不堪重负。2013年,姜恩兰被查出患有心肌梗死、劳力性心绞痛等多种疾病,两个儿子给她筹集了10万元的手术费用。在手术台前,姜恩兰拿着债款清单对本家老一辈确保:“如果我走了,这些债款就由两个儿子持续还,欠我们的钱必定一分不少地悉数还上。”
2014年,当地政府了解到了姜恩兰据守诚信、尽力还账的故事,将她的故事宣扬出去,引起了广泛重视。凭借着诚笃守信的可贵质量,姜恩兰先后取得我国好人、山东省品德榜样、青岛市文明市民、最美胶州人等荣誉称号。
现在,73岁的姜恩兰总算还清了一切债款。“我总算能振振有词地‘站’起来了。”谈及未来,姜恩兰神往道,“餐饮店我还得接着干,没有债了,今后的日子渐渐的变好了。”
(群众新闻记者 白晓 修改 刘宪伟 规划 吕文佳 实习生 吕名晓 通讯员 刘艺萌)